時代儲蓄大搬家
“現在上海還能買房子嗎?”“黃金價格會不會跌下來?”“哪種藝術品值得投資?”眼下,這恐怕是大部分手握現金、到處尋找投資管道的普通百姓最為關心的問題。
面對不斷創出新高的CPI,走進“負利率時代”的中國人不再甘心于讓個人資產躺在銀行中“縮水”。在各類投資市場冷熱不均的背後,台北搬家中國理財市場產品和管道過於單一的缺陷再度暴露出來。
市場:黃金和藝術品結伴“起跑”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股票、基金等傳統投資管道,一些民眾相對陌生的投資領域已經開始顯現趨熱跡象。
為投資尋找新“籃子”
“中國人的儲蓄率是世界最高的,存款比例相當於GDP的50%以上。我們或許不會去搶購白菜,但是可能會去搶購房子或者其他資產。”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在第八屆上海理財博覽會上如是說。
基於以上考慮,樊綱認為,這些錢應分散到各種投資領域中,而首先就是應該拓展投資的管道和機會。
“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這或許是每個人都耳熟能詳的投資金律。而在投資管道仍顯單一的中國,怎樣為投資者尋找到更多合適的“籃子”,已經成為各類資產管理機構的挑戰。
“從理財角度看資產分散是比較安全的,我建議將部分投資轉向海外,尤其是參與海外的大宗商品投資。”時富金融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黃思佳說,台中搬家在全球高通脹的背景下,印度、巴西等高增長國家都是投資的好選擇,因為作為資源國,這些國家的資源型資產和大宗商品增長率也相對較高。
在上海理財博覽會現場,恒泰大通黃金投資有限公司管道開發經理詹偉生告訴記者,最近購買黃金的市民多了起來,過去兩個月公司黃金銷售量同比翻了一番。“以前是機構投資者居多,現在個人過來購買投資型黃金的越來越多,特別是過去一直依賴儲蓄的老年人。”詹偉生說。
來自權威機構的資料或可印證黃金投資熱的升溫。世界黃金協會發佈的2010年第三季度黃金趨勢報告指出,全球黃金投資需求持續不衰,特別是中國黃金需求表現卓著。面對連創新高的國際金價,第三季度中國金條投資需求仍創下了45.1噸的單季度最高紀錄,總價值約120億元,同比增幅高達64%。
與黃金投資結伴“起跑”的,是日益受寵的藝術品投資。
“我們正在進入中國藝術品投資‘最’時代,這是改革開放以來藝術品投資的第三波大行情。”文化部藝術品評估委員會上海站主任陳海波說。
1975年以22萬元成交的古董花瓶,2005年飆升至1.25億元,30年漲了500多倍。2010年春季拍賣,黃庭堅的《砥柱銘》又以4.368億元的總價,創下中國藝術品的“天價”。令人瞠目的收益率難免讓許多擁有一定資金實力的個人投資者動心。
陳海波表示,藝術品投資已經逐漸步入“居家投資”的領域,台南搬家目前中國內地的收藏愛好者估計已經超過了一億人。他同時坦言,這一億多人中大部分是抱著財富增長目的的投資者,真正意義上的收藏專家並不多。“畢竟這是一個需要大量專業知識的投資市場。”陳海波說。
兩年前剛剛從大學畢業的王先生,或許是藝術品投資領域的一個幸運兒。他告訴記者,擁有一定藝術品鑒賞能力的自己,大學畢業後並沒有按部就班地求職就業,而是向父母借了10萬元作為“藝術品創業基金”。輾轉于各大拍賣行的兩年中,這筆初始資金已經增值到了200多萬元。
實際上,一些基金公司已經適時地推出了跟蹤國外大宗商品基金的基金,以説明中國內地投資者“借道”參與國際大宗商品投資市場。
不過,黃思佳也提醒說,投資海外仍可能面臨諸多風險,尤其是人民幣升值等帶來的匯兌損失風險。另外,在投資品種選擇上也需具備眼光、看清走勢。
在近日舉行的“第一屆中國對沖基金高峰會”上,各路專家也表示,中國對沖基金有望迎來十年“黃金期”,未來指數化、保底性的理財產品,跨機構、跨市場的理財產品,以及套利、策略理財產品等都將不斷湧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