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6日星期五

機動車報廢之路越走越順

機動車報廢之路越走越順
隨著機動車數量的增加,每年報廢的數量也在逐漸增多。那麼,機動車報廢行業的發展情況如何?記者對此進行了探訪。
“隨著機動車行駛年限的增加,首要是安全問題,再就是機動車的經濟性降低,消耗的燃料逐漸增多,同時環保的性能也達不到一定指標。”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王增才教授告訴記者。
“不能按時報廢車輛有的是超期服役;有的是銷戶後無牌無證繼續在鄉村、欠發達地區行駛;有的私自賣給了非法拆解市場進行拆解。由此造成的交通安全、環境污染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隱患增大,還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山東省物資再生協會秘書長說。
何處掘來“報廢意識”
“這輛車在這露天裡已經放了好幾年了,也沒有人來開走,就這麼放著,可惜了。”的士司機對停在濟南二環西路附近一處路邊的一輛麵包車品頭論足。
在上門服務的車輛中,有的已經空放了好幾年,很多車主或單位的汽車報廢意識缺乏。為了能夠提高人們的報廢意識,他們也想過各種辦法去做宣傳,甚至到車展上發過廣告。
記者了解到,與報廢意識相伴的是車主對於自身利益的考量。有關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能夠享受“以舊換新”政策的車輛,車主報廢的積極性很高,然而對於享受不到這項政策的車輛,主動來報廢的車主並不是很多。 “報廢汽車的回收報價過低,不比當拆車件賣了划算。”一位網友的這句話道出了諸多車主的心聲。
告訴記者,現在汽車的回收率並不高,較低的回收率導致的問題是拆解企業拆解能力嚴重過剩,專業械化拆解不能保證連續運行,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回收時間延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